形态描述
形态(依陕西秦岭所采的标本) 上体包括翅上的覆羽橄榄色,各羽先端具一黑色点斑,黑点前具一矢状白纹,彼此相衬益形鲜明;飞羽栗褐,而杂以黑褐色横斑,最内侧飞羽的先端具棕白色细纹;尾羽亦栗褐,其上黑褐色横斑更细,而呈若断若续的波状纹;眼先淡棕;颊橙棕而具黑色细斑;耳羽几纯棕褐;颈侧橙棕;喉和胸纯白;下体余部淡橙棕色,满杂以宽阔的次端白斑,更缘以暗栗褐色狭端;至腹部褐色消失,因而各羽均具白端。虹膜红;上嘴黑褐,下嘴肉黄;脚、趾及爪等均黄褐色。
量度:
性别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
♂(1) 约130 10 49 54 20
量度:
性别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
♂(1) 约130 10 49 54 20
鉴别特征
鉴别特征体形较小鳞鹪鹛为大。尾长;翅和尾均具横斑;喉白无斑。
大小
量度:
性别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
♂(1) 约130 10 49 54 20
性别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
♂(1) 约130 10 49 54 20
生物学
生态 在陕西秦岭,栖于高山深沟的茂密树林及矮灌间,常在树根处跳来跳去。不呜叫。食物经剖胃检出蒿籽及昆虫碎片等。
生境信息
生态 在陕西秦岭,栖于高山深沟的茂密树林及矮灌间,常在树根处跳来跳去。不呜叫。食物经剖胃检出蒿籽及昆虫碎片等。
国外分布
国内分布
自西藏昌都地区西南部,东抵云南、四川以至甘肃和陕西等南部。
分类讨论
亚种分化本种有5个亚种,其中除S.t.sherriffi外,均见于我国。
检索表文本
亚种检索
体色最淡;上体点斑与下体横斑均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秦岭亚种S. f. halsueti
体色较暗;上体较灰,点斑不显;下体较棕,横斑缩减 指名亚种S. t. troglodytoides
体色更暗;喉纯白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澜沧亚种S. t. rocki
体色最暗;喉白而缀以棕色;上体点斑较著,下体横斑不显…滇西亚种S. t. souliei
体色最淡;上体点斑与下体横斑均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秦岭亚种S. f. halsueti
体色较暗;上体较灰,点斑不显;下体较棕,横斑缩减 指名亚种S. t. troglodytoides
体色更暗;喉纯白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澜沧亚种S. t. rocki
体色最暗;喉白而缀以棕色;上体点斑较著,下体横斑不显…滇西亚种S. t. souliei